首页 资讯 正文

「青春华章·重走西北角」董建新:牢记嘱托,让元古堆村乡亲们日子红火是我最大动力!

体育正文 71 0

「青春华章·重走西北角」董建新:牢记嘱托,让元古堆村乡亲们日子红火是我最大动力!

「青春华章·重走西北角」董建新:牢记嘱托,让元古堆村乡亲们日子红火是我最大动力!

2013年2月3日(rì)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,专程到元古堆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,并(bìng)作出“咱们一块儿努力,把日子越过越红火”的殷切嘱托(zhǔtuō)。 弹指一挥间,12年过去了(le),元古堆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(fāntiānfùdì)的变化。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,以前的苦日子(rìzi)变甜了,幸福指数(zhǐshù)得到了大大提升,元古堆从一片贫瘠、“烂泥沟”,蝶变为日子越来越红火的美丽乡村。 牢记嘱托,感恩奋进。元古堆村党总支(dǎngzǒngzhī)书记董建新是元古堆巨变的亲历者、参与者,更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。面对一路走来(zǒulái)的挑战和艰辛,董建新表示,让乡亲们日子过得(guòdé)红红火火是他从不(cóngbù)懈怠的最大动力。 6月8日,由中央网信(wǎngxìn)办(bàn)网络传播局指导,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特别支持,甘肃省委(gānsùshěngwěi)网信办、省教育厅、团省委联合主办,中国甘肃网承办,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、兰州大剧院协办的“青春华章·重走西北角”网络主题活动走进(zǒujìn)渭源县元古堆村,采访了元古堆村党总支书记董(dǒng)建新。 “在元古堆村,清晨叫醒你的可能不是闹钟,而是鹿鸣。”董建新自豪地介绍元古堆村旅游业欣喜(xīnxǐ)的变化(biànhuà)。试想(shìxiǎng)一下,在阳光清澈的早晨,你在林间(línjiān)散步,不经意间就邂逅了梅花鹿。这样的场景在元古堆村已习以为常。 以呦呦鹿鸣打开乡村旅游之门,这些(zhèxiē)年,元古堆村一直马不停蹄的发展(fāzhǎn),村上建起了清新雅致的民宿,有的藏在花田里,有的建在(jiànzài)松林中,每一款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。 元(yuán)古堆村还建成了萌宠乐园,让小孩子探秘奇妙动物王国。还有远山(yuǎnshān)的苍翠,农家的诗意栖居都让元古堆成为游客向往的最美田园。 董建新表示,元古堆村不敢有一丝懈怠,这些(zhèxiē)年不断提升的旅游基础设施为乡村(xiāngcūn)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让(ràng)村集体经济从以前的一穷二白到今年收入预计突破150万元。 有了钱,元古堆村就能将更多收益投入到村民福祉中去,除了直接创造(chuàngzào)公益岗位,还能用来(yònglái)解决农村一老一小问题。 董建新介绍,村上有了集体收入,这几年他们(tāmen)办了养老院,将村上无人(wúrén)照料的老人统一照料,让他们安享晚年。 2024年(nián),元古堆村共种植中药材600亩、百合1600亩、马铃薯200亩,年加工中药材1500吨。有产业(chǎnyè)、有出路,群众(qúnzhòng)的(de)生活越来越红火(hónghuǒ)。当年,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8860元,较2012年增长11.8倍;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20万元,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有到强的飞跃。 去年,也是元古堆旅游红红火火的一年,全年接待游客达58.8万人次。村里(cūnlǐ)搭建起数字化平台,引进运营(yùnyíng)公司作为“乡村合伙人”,由村委会提供服务和场地,运营公司负责管理和引流,营业(yíngyè)收入(shōurù)按比例分成。 村庄变美变富了,治理也得跟上。去年,元古堆村常态化设立“百姓(bǎixìng)有事我来办”的村民议事机制。有群众反映,村道(dào)、巷道(hàngdào)和入户道都已经硬化,但(dàn)通往田间(tiánjiān)地头的产业路还没有硬化,农机到田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仍不方便。于是,元古堆利用村集体资金,将硬化路修通至每个自然村的田间地头。 董建新说,元古堆村如今一年一个新台阶,不过他们(tāmen)不敢有(yǒu)一丝松懈(sōngxiè),发展路上,元古堆村依然在爬坡过坎,为了让村民的日子红红火火,他们将继续带领村民一起努力奋斗。(西北角·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(sòngfāngkē) 程健
「青春华章·重走西北角」董建新:牢记嘱托,让元古堆村乡亲们日子红火是我最大动力!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